環(huán)保微課堂活動。
7月12日至13日,一批由師生、親子家庭和其他市民組成的“環(huán)保探險隊”先后走進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科普教育館(福田館)和深圳市垃圾處理歷史博物館,開啟他們的科普館奇妙之旅。這也意味著,2025年深圳市“垃圾分類科普館奇妙之旅”暑期低碳研學活動正式拉開帷幕,系列活動將持續(xù)至8月31日。
首場活動在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科普教育館(福田館)舉行,6月份,該館憑借在垃圾分類科普與綠色低碳實踐領(lǐng)域的顯著成績與創(chuàng)新模式入選國家級綠色低碳典型案例,是全市唯一一個。
“塑料造成的污染,你知道多少?如何減少塑料垃圾的產(chǎn)生?……”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事務中心主任、少先隊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蒲公英工作委員會主任梁治宇,以模擬體驗、互動問答、案例分享等形式,為學生們開啟了減塑分類知識課堂全市第一課。
該中心特別開發(fā)了面向全市中小學生的減塑分類知識課件——《小選擇,大未來》。課件對塑料的誕生、應用、造成的污染以及回收再生的價值進行了趣味科普,并以深圳近年來的減塑行動為例,呼吁廣大青少年積極加入減塑行列,助力“山海撿塑 綠美鯤鵬”宣傳活動和塑料回收公益計劃的進一步推廣。
后續(xù)深圳各區(qū)將以全市第一課為樣板,依托蒲公英校外實踐基地,積極動員蒲公英少先隊開展減塑分類知識課堂、奶盒回收、芬芬小課堂等內(nèi)容為主題且形式多樣的垃圾分類知識普及和社會實踐活動。值得一提的是,減塑分類知識課堂還將走進由深圳市委組織部、共青團深圳市委員會聯(lián)合舉辦的2025年暑假“小小科學家”科學探索研學營,于7月14日至8月22日,在市黨群服務中心舉辦的暑托班上開課。
深圳市“垃圾分類科普館奇妙之旅”暑期低碳研學活動已連續(xù)開展3年,其依托全市垃圾分類科普館及共建花園等實踐基地制定研學路線、開展研學課程,旨在以“行走的課堂”形式,讓市民在參觀實踐中深刻理解垃圾減量分類和資源循環(huán)利用的價值。
今年暑假,深圳市“垃圾分類科普館奇妙之旅”精彩紛呈。市民可以垃圾分類科普研學地圖為指引,通過“深環(huán)游”小程序預約打卡參觀垃圾分類科普館,通過沉浸式體驗,深入了解“垃圾去哪兒”的全鏈條處理流程。
接下來,深圳城管部門將在暑期按一周至少一場研學活動的頻率,持續(xù)推進“垃圾分類科普館奇妙之旅”。市民可通過“美麗深圳”和“深圳城管”官方微信公眾號,獲取最新活動資訊并參與報名。(記者 林清容)
編輯: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