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家梁 通訊員 吳順坤
6月下旬以來,貴州省黔東南州雷山縣遭遇持續(xù)特大暴雨侵襲。據(jù)氣象部門統(tǒng)計,雷山縣共出現(xiàn)超30站特大暴雨,最大累計量694.4毫米。
據(jù)悉,全縣9個鄉(xiāng)鎮(zhèn)(街道)中,均不同程度受災嚴重,初步統(tǒng)計,全縣超過14000名群眾不同程度受災,數(shù)千人亟待緊急轉移安置,房屋倒塌、道路中斷、通信受阻,生命在洪水中發(fā)出最急迫的呼號。
聞“汛”而動,干警火速集結
災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6月19日以來,雷山縣政法系統(tǒng)第一時間啟動最高等級應急響應,縣委政法委書記親自靠前指揮,公安局、法院、檢察院、司法局主要負責同志24小時調(diào)度,紛紛組建救援力量分赴到各個鄉(xiāng)鎮(zhèn)參與轉移安置群眾。
6月28日早上,洪峰肆虐,雷山縣龍頭街道、永樂鎮(zhèn)、大塘鎮(zhèn)紛紛告急,接到汛情后,一支由290余名公安特警、交警、派出所民警、政法委機關干部職工,20余名法檢應急突擊隊員,20余名司法行政干部組成的政法搶險救災先鋒隊火速集結完畢,向災情最險惡的腹地挺進。
“水太急,腳下全是淤泥雜物,根本站不住。但聽到樓上被困老人和孩子的哭聲,什么都顧不上了?!笨h委政法委青年干警劉安思說道。在龍頭街道抗洪搶險一線,劉安思在拉設救護繩時被洪水沖倒,瞬間卷出五米多遠,掙扎起身后,又繼續(xù)投入到搶險救災中,最終將受困的老人和孩子一一背出,安全護送至安置點。
“那個小同志摔下去實在太危險了,地下有的井蓋已經(jīng)被沖走了,他站起來后還一直安慰我們別害怕,幫我們把孩子抱過來?!苯?jīng)歷這一幕的龍阿公回憶道。
同日,在災情嚴重的永樂鎮(zhèn),一支由派出所民輔警組成的“巡查隊伍”頂風冒雨,穿梭于街巷開展災情排查。當巡查至永樂中心小學附近時,發(fā)現(xiàn)有2癱瘓在床的群眾被困。此時,渾濁的洪水裹挾著雜物漫過門檻,屋內(nèi)水位節(jié)節(jié)攀升,在這千鈞一發(fā)之際,巡查隊伍迅速將兩位行動不便的群眾安全轉移至臨時安置點。
在這場與時間賽跑的救援中,永樂派出所所長李忠紅帶領全所民警輔警連續(xù)奮戰(zhàn)20多小時,累計轉移57戶147名群眾,用實際行動為群眾筑起了一道堅不可摧的生命屏障。
風雨同舟,星夜馳援
6月24日,鄰近的榕江縣遭遇五十年來最嚴重的洪澇災情,尤其是城區(qū)地處低洼處,洪水猛漲,通訊完全中斷,大量群眾生命財產(chǎn)安全受到嚴重威脅。
在縣委政法委的緊急協(xié)調(diào)下,一支由60余名公安干警、法檢、司法行政、政法委機關精干力量組成的跨縣救援突擊隊迅速組建。隊員們攜帶救援裝備和部分應急物資,于6月26日冒雨出發(fā),星夜兼程,疾馳榕江縣。
抵達榕江縣后,突擊隊立即編入當?shù)鼐仍笓]體系,承擔起最危險、最艱巨的搜救任務。在泥石流頻發(fā)的山路上,兩地干警并肩作戰(zhàn),克服重重困難,以忠誠與專業(yè),成功開辟了數(shù)條“生命通道”,將物資送入“孤島”,將受困群眾安全轉移出來。
“我們與榕江縣的戰(zhàn)友們配合默契,成功轉移了多名被困群眾,努力打通了物資運輸線。這不僅是職責,更是政法干警之間血脈相連的情誼和擔當!”雷山縣公安局一位參與救援的民警說道。
黨徽閃耀,黨旗高揚
風雨漸歇,洪水退去,留下的卻是滿目瘡痍,街道、房屋被厚厚的淤泥覆蓋。
7月1日,恰逢“七一”建黨節(jié),雷山縣政法系統(tǒng)以一場特殊的“主題黨日”活動來慶祝黨的生日。組織干警深入受災村鎮(zhèn),全力投入災后清淤消殺、恢復家園的戰(zhàn)斗。
黨旗所指,干警所向。近50名佩戴黨徽的政法干警在丹江鎮(zhèn)、永樂鎮(zhèn)受災兩地,他們手持鐵鍬掃帚、高壓水槍全力清淤排障,深入街巷民房,幫助群眾轉移物資,恢復群眾正常生產(chǎn)生活秩序。
“今天是特殊的日子,能在群眾最需要的地方,用雙手為重建家園出一份力,我覺得這是最有意義的慶祝方式??吹接倌啾灰稽c點清除,街道逐漸恢復原貌,再苦再累也值得”。雷山縣政法委政工科科長楊淑蓉說道。
家園重建,需要來自更多力量和資源的支持。在積極開展清淤清障工作的同時,該縣政法系統(tǒng)內(nèi)部的“同心救災·情暖家園”愛心捐款活動也如火如荼地展開。倡議一經(jīng)發(fā)出,便得到全體干警的積極響應,短短一個上午,募集了千余元的愛心款項,并在第一時間通過縣紅十字會,將溫暖送到群眾心坎上。
在洪峰肆虐之處,有一抹紅色刺破陰霾。那是黨旗,在斷壁殘垣間獵獵作響,在泥濘廢墟上堅定飄揚,它不僅是方向的指引,更是力量的源泉。
編輯:董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