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記者 盧東方
7月下旬,康藏高原,繁花似錦。記者來到距離四川甘孜縣城4公里的斯俄鄉(xiāng)布絨朗山?!扒懊婢褪?8軍窯洞群遺址了?!辈刈甯刹坷桕栆贿吔榻B,一邊帶領眾人向遺址方向走去。
山坡上,密布著1000多個大小窯洞。窯洞是當年18軍官兵修筑軍用機場時,專門開挖的施工人員住房。
那是1951年的春天,海拔3500米的布絨朗山凍土未化。為緩解18軍先遣部隊的給養(yǎng)難題,原西南軍區(qū)決定在簡陋的甘孜機場以北,擴建出一個能夠降落大型運輸機的軍用機場。
“當?shù)厝罕娐動嵑?,不顧惡劣氣候和艱苦條件,自發(fā)加入到修建機場的隊伍中來。”甘孜縣委宣傳部干部劉炳科站在窯洞口回憶說。他之前采訪過一位名叫劉桂芳的老人,“她是甘孜縣的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曾見證了紅軍會師、18軍進藏這兩件大事。”
劉桂芳老人告訴劉炳科,1936年,紅二、紅六軍團與紅四方面軍在甘孜會師。當年紅軍要求官兵尊重當?shù)仫L俗習慣、愛護一草一木,在當?shù)厝罕娦闹写蛳铝松钌畹睦佑。杭t軍是“菩薩兵”,是幫老百姓打天下的。
“時隔多年‘菩薩兵’來修機場,我們都自發(fā)地背著背簍去幫忙背土。”劉桂芳老人說,當時18軍的供給很緊張,但為了尊重當?shù)仫L俗,將士們寧愿走很遠去挖野菜也不下水摸魚、上山打獵。
僅僅7個月,軍民團結一心,靠著手推肩扛,削平了這里的“三溝七梁一丘山”,在坑坑洼洼的荒原上修出了一條碎石跑道。
1951年11月22日,第一架飛機穩(wěn)穩(wěn)降落在這座“云巔機場”,現(xiàn)場指戰(zhàn)員和當?shù)厝罕姽餐瑲g慶。
在窯洞群遺址前,當年那批官兵的后代張素英告訴記者,自己小時候就跟著父母在窯洞里生活。“父親經(jīng)常教育我們要記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無數(shù)前輩用鮮血換來的。只要聽黨話、跟黨走,軍民團結一心,共同奮斗,就一定能夠創(chuàng)造更多的人間奇跡?!?/p>
2019年1月,18軍窯洞群遺址被列入四川省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成為康北紅色旅游景區(qū)之一。甘孜新建成的格薩爾機場于同年開始營運。
雖然“云巔機場”停運已久,但當年18軍將士和當?shù)厝罕姴晃菲D難困苦并肩修建機場的奮斗精神歷久彌新,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康藏軍民共建幸福家園。
編輯:廉穎婷
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