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遠峰: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脈,文藝是時代的號角。習主席深刻指出:“要深刻把握民族復興的時代主題,把人生追求、藝術生命同國家前途、民族命運、人民愿望緊密結(jié)合起來,以文弘業(yè)、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鑄魂,把文藝創(chuàng)造寫到民族復興的歷史上、寫在人民奮斗的征程中?!弊鳛檐娐米骷?,我們要深刻領會習主席重要講話精神,緊跟時代步伐,勇立時代潮頭,記錄新時代、謳歌新時代,用心用情用力把文學寫進官兵心里,把筆跡印在強軍征程上。
“文者,貫道之器也?!毙聲r代新征程是當代中國文藝的歷史方位。奮斗百年路,啟航新征程,軍旅作家決不能袖手旁觀,做局外人,而要奮斗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強軍夢征程上,在這個百舸爭流奔涌向前的進程中,流下自己的汗水,也留下自己的文字,用深情的筆墨謳歌這個奮斗的時代,禮贊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人民。
黨的十八大以來,人民軍隊浴火重生、全面重塑。部隊鳳凰涅槃的變化和官兵熱火朝天的生活,為軍旅作家提供了更加豐厚的沃土?!吧罹褪侨嗣?,人民就是生活?!弊鳛檐娐米骷?,應該永遠記住,在基層一線流血流汗的官兵,才是最值得我們大寫特寫、大書特書的人,也只有從這個視角看去,創(chuàng)作才不會脫離人民。我們應該走近他們,與他們同吃一鍋飯,同唱一首歌,體悟他們的喜怒哀樂,感受他們的家國情懷,這是文學創(chuàng)作的必須,也是軍旅作家的使命。書寫強軍路上的故事,不僅是時代所需、使命召喚,也代表著我們對基層官兵的根本態(tài)度。作家們只有放下言不由衷的夸夸其談,放下養(yǎng)尊處優(yōu)的高高在上,用蹲下來的姿態(tài)、最真誠的內(nèi)心來注視官兵,才能寫出飽含真情的作品,做到心靈與時代同頻共振,情感與官兵息息相通。
中華民族是英雄輩出的民族,新時代是成就英雄的時代。記錄英雄、書寫英雄,弘揚英雄主義,是軍事文學的重要特質(zhì)。新時代,強軍精武的英雄最感人,許黨報國的官兵最可敬。軍旅作家應該不忘姓軍為兵的初心,不缺位,不失語,放下架子、撲下身子,以筆墨向英雄致敬。近年來,我參與了一些英模個人和群體的事跡材料撰寫。我還寫了更多的紀實文學,比如寫王銳的《戰(zhàn)車809》、寫“硬骨頭六連”的《羅浮山下鍛硬骨》,寫“掃雷英雄”杜富國的長篇紀實文學《杜富國》,我不敢說達到多高的藝術水準,但我敢說它們都飽含著對英雄的禮贊和真情。隨著走進這些英雄內(nèi)心,我深深體會到這也是一種自我教育、自我升華。軍旅作家應該牢記記錄時代、禮贊英雄這一永恒主題,始終堅持用飽滿的熱情濃墨重彩地禮贊英雄、謳歌英雄,把英雄時代的印記留下來,把英雄的事跡寫下來,把英雄的形象樹起來,把英雄的精神傳開來。
“立德樹人的人,必先立己;鑄魂培根的人,必先鑄己?!蔽乃囈茉烊诵?,創(chuàng)作者首先要塑造自己?!暗虏粌?yōu)者,不能懷遠;才不大者,不能博見。”軍旅作家要把崇德尚藝作為人生必修課,藝術理想要追求一輩子,初心要堅守一輩子。
古人說,文以載道。在中國,作家從來都有教化人心的使命。要教化人,先做好人。作家的風骨應該是把作文和做人統(tǒng)一起來,自覺講品位、講格調(diào)、講責任,不斷提高學養(yǎng)、涵養(yǎng)、修養(yǎng),做堂堂正正人、謀清清白白事、寫真情實感文,立起新時代軍隊文藝工作者的好樣子。
(作者為中國作協(xié)十大軍隊代表團代表)
陳樹東:“文藝創(chuàng)作是艱辛的創(chuàng)造性工作。練就高超藝術水平非朝夕之功,需要專心致志、朝乾夕惕、久久為功。如果只想走捷徑、求速成、逐虛名,幻想一夜成名,追逐一夜暴富,最終只能是過眼云煙?!绷曋飨闹v話深刻、溫暖,是對廣大文藝工作者的深切關懷和囑托。
我是長期在部隊擔負創(chuàng)作任務的美術工作者,深知軍隊文藝美術創(chuàng)作是我國文藝大家庭中一朵鮮艷的花朵。早在抗戰(zhàn)時期,陜北延安就吸引了一大批文藝家,他們奔赴圣地延安,創(chuàng)作了大量文藝作品。歌劇《白毛女》,歌曲《南泥灣》《黃河大合唱》,油畫《大生產(chǎn)》等一批經(jīng)得起時間考驗的名作、佳作,都凝聚著創(chuàng)作者的巨大心血和艱辛勞動。
新中國成立以來,在軍隊美術創(chuàng)作隊伍中,許多優(yōu)秀藝術家也用行動和作品為我們做出了榜樣,如畫家何孔德、高泉、崔開璽、黃胄、張道興、楊克山等。他們長期辛勤創(chuàng)作,不為名利,不走捷徑,創(chuàng)作出了油畫《出擊之前》《轉(zhuǎn)戰(zhàn)陜北》《演習之后》《長征路上的賀龍與任弼時》《生命不息 沖鋒不止》《趕?!返燃炎髅鳎@些作品感動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
他們專心致志,甘于奉獻。畫家何孔德深入抗美援朝前線,與戰(zhàn)士同甘共苦,畫出了幾百張戰(zhàn)場速寫。在戰(zhàn)士眼中,他是拿畫筆當武器的戰(zhàn)友。深入生活才能得到深刻的感悟,何孔德先后畫出了《出擊之前》《祖國來信》等傳世名作。
畫家黃胄長期生活在大西北軍營之中,為了練就高超的技藝,表現(xiàn)鮮活生動的人物形象,他先后積累了三麻袋速寫稿。張道興曾回憶說,他與黃胄同志下部隊,黃胄除了吃飯睡覺,其余時間手不離筆和速寫本。黃胄先生創(chuàng)作的《出診圖》《洪荒風雪》《巡邏圖》《風華正茂》等作品早已成為美術經(jīng)典作品。他們以自己的創(chuàng)作證明了藝術創(chuàng)作沒有捷徑可走。
我們這個偉大的時代,需要山清水秀的文藝生態(tài),培養(yǎng)一大批格調(diào)高、事業(yè)心強、懂藝術規(guī)律的創(chuàng)作人才顯得十分重要。習主席在講話中強調(diào)“識才、愛才、敬才、用才”。特別是在國防和軍隊改革重塑的新時期,一些創(chuàng)作“名家”“大家”先后退役和離開軍隊,青年一代美術人才的發(fā)現(xiàn)、培養(yǎng)、保留非常重要。選擇軍旅美術人才,不能只看文憑、學識,更應該注重他們的實際創(chuàng)作能力和水平,用作品說話。
作為一名軍隊美術工作者,我感受到強烈的歷史責任感、使命感,決心把藝術理想融入強軍興軍偉業(yè),牢記使命、朝乾夕惕、勇于創(chuàng)新、不負時代、不負丹青,為創(chuàng)作精品而努力。
(作者為中國文聯(lián)十一大軍隊代表團代表)
編輯:廉穎婷
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