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澤宇 宋德良
“前方道路過窄,車輛無法通過……”北國盛夏,火箭軍某部演練現(xiàn)場,任務班組對進攻路線選擇爭論不休。
“戰(zhàn)機稍縱即逝,就從這里通過?!本驮谶@時,一名老兵果斷作出判斷,搶先鉆進悶熱的駕駛室。
只見他粗糙有力的雙手,緊握著被烈日烤得發(fā)燙的方向盤,轉動、換擋、加油,顧不上鬢角滑落的汗珠,他的眼里只有打贏的方向。
這名老兵叫王金柱,是該部二級軍士長。在他自己口中,他是一名普通的導彈操作號手,但在戰(zhàn)友心中,他是值得信賴依靠的“頂梁柱”,單位領導稱贊他“上裝能操作、上陣能指揮、故障能排除、組訓有招法”。
頂梁柱,關鍵時刻頂?shù)米?。幾年前,該部裝備更新?lián)Q代,戰(zhàn)斗力建設面臨轉型升級。新裝備帶來新考驗,訓練一度陷入瓶頸,效果不盡人意。“提升訓練質效,讓新裝備盡快形成戰(zhàn)斗力?!痹摬堪言圏c任務交給了王金柱所在班組,要求在一個月內(nèi)具備發(fā)射能力。
掌握新裝備,首先要攻克“理論關”。那段時間,在連隊學習室,王金柱帶領班組成員開始了沖刺。不大的書桌上,堆滿了專業(yè)資料,筆記本記滿一個又一個。白天圍著導彈轉,晚上枕著書本睡,先后整理出20余萬字學習資料和12冊操作規(guī)范。
但光有理論資料還不夠,還得有適應新裝備的訓練方法?!耙酝慕?jīng)驗不能用了,必須把思路打開?!弊鳛樵囉栘撠熑?,王金柱經(jīng)過反復論證,為班組成員量身定制訓練計劃,一邊組織教學骨干一對一重點幫扶,一邊在訓練場親自把關操作。
“信號跟蹤正常,導彈姿態(tài)正?!币粋€月后,在班組密切協(xié)同下,導彈模擬發(fā)射取得圓滿成功。
入伍25年來,像這樣的考驗與任務始終伴隨著王金柱的成長。
2018年寒冬,王金柱所在分隊執(zhí)行某大項任務。在確定先遣隊負責人時,分隊領導考慮到王金柱當時已很長時間沒休假,就未將他納入考慮范圍。得知情況后,王金柱向分隊黨支部遞交請戰(zhàn)書,同時申請推遲休假。
先遣隊只有十幾名官兵,不僅要加固上百輛裝備,還要勘測行軍路線,為大部隊制訂輸送方案提供一手資料。可以說,人少事多難度大。
“準備不好,耽誤的是任務,影響的是戰(zhàn)斗力,所有人必須打起百分百精神?!弊屑氀芯亢?,王金柱明確了任務分工和完成標準,并身體力行帶頭干,每天總是第一個到場、最后一個離開。
始終鉚在一線,追星逐月奮戰(zhàn),先遣隊在王金柱的帶領下,出色完成了裝備輸送的前期準備工作,為后續(xù)任務開展提供了有力保證。
一路走來,考驗不斷,但王金柱總能交出“高分答卷”。他用過硬的能力與優(yōu)異的表現(xiàn),把自己鍛造成真正的“頂梁柱”。
一句話頒獎辭:25年逐夢長纓,老兵立身為柱,托舉長劍舞九天。
編輯:廉穎婷
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