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浩然 孫煒航 特約通訊員 雷轍
“萬泉河水清又清,我編斗笠送紅軍……”盛夏時節(jié),群山環(huán)繞的海南省五指山市毛陽鎮(zhèn)毛興村里,傳出陣陣歌聲。武警海南總隊儋州支隊官兵來到毛興軍民希望小學,為孩子們上國防教育課。
毛興村地處瓊崖革命老區(qū),是黎族、苗族等少數(shù)民族聚居地。村支書李天介紹,上世紀90年代,村里的孩子們上學要徒步5公里山路。
“要想辦法讓孩子們有學上,沒有學校咱就援建一所!”1999年,武警海南總隊在大山深處建成了這所毛興軍民希望小學。多年來,武警官兵播撒的教育種子在這里生根發(fā)芽、茁壯成長。
“長大后,我就成了你?!毙菁倩孛d村探親的武警戰(zhàn)士王亞亮向記者講起自己的成長經歷。1999年,7歲的王亞亮因家庭貧困面臨輟學。希望小學落成后,武警官兵來到他的家中做工作,勸他重返校園?!懊糠晗掠晏?,河水漫過學校前的石橋,武警官兵背著我們過河。從那時起,長大了當兵就成了我的夢想。”
2010年12月,王亞亮入伍到武警海南總隊服役。表現(xiàn)出色的他在部隊立了功并光榮入黨。他始終牽掛著家鄉(xiāng)孩子們的教育,拿出部分工資資助母校的貧困學生,休假時也總要回??纯?,為孩子們上一堂國防教育課。在毛興村,同王亞亮一樣長大后穿上軍裝的有20人。
完善學校硬件設施、開展國防教育活動……如今,在部隊關愛下,毛興村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教學質量連年提升。
編輯:廉穎婷
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