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成 谷永敏 張塍凌 本報記者 安普忠
天高秋氣清,軍營萬象新。
過硬的軍隊,離不開優(yōu)良的作風。初秋時節(jié),某工程兵部隊開展“思想作風、工作作風、基層風氣專題教育整頓”活動,確保部隊以正規(guī)的秩序、飽滿的狀態(tài)、良好的風貌喜迎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動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勝也?!痹摬空Q生于戰(zhàn)火硝煙、堅守于大漠戈壁、穿梭于深山地下,形成了一整套獨具鮮明精神特質的優(yōu)良作風。走進新時代,這支有著光榮傳統(tǒng)、厚重歷史的英雄部隊,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過硬作風,在巖層之下鑄就國之重盾。
一個信條——
“守大山就是守江山,守洞門就是守國門”
“特別聽黨話、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zhàn)斗、特別能忍耐、特別能奉獻——‘五個特別’優(yōu)良作風是我們工程兵的‘傳家寶’,任何時候都不能丟!”
為喜迎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在某工程兵部隊某大隊組織的“話作風、頌成就、擔使命”活動中,“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全軍“四有”優(yōu)秀個人標兵高玉華和一批身邊典型走上講臺,分享奮進故事、贊頌強軍成就。
這位扎根深山33年的一級軍士長、3次寫下延期服役申請的老兵,至今依舊戰(zhàn)斗在最艱苦的地方。如今,高玉華成為大山深處最亮的星,年輕戰(zhàn)士從他身上感悟部隊傳統(tǒng),標定努力方向。
抓作風建設,最根本的是堅持和發(fā)揚艱苦奮斗精神。強軍10年間,該部歷經6次調整改革,多支工程保障力量融為一體、攥指成拳,他們始終把優(yōu)良作風作為部隊的“傳家寶”,讓“白龍馬”精神、“二郎山”精神、“五個特別”精神等各部隊特有的精神火種,凝結成以“守大山就是守江山,守洞門就是守國門”為內核的精神家譜,讓忠誠維護核心、矢志奮斗強軍成為每名官兵的自覺行動。
“我們不僅要當好優(yōu)良作風的傳承者,還要進一步發(fā)展和光大?!蹦尺B曾被國防部授予“劈山開路先鋒連”榮譽稱號,面對連隊的光輝歷史,指導員王克斌說,“老一輩工程兵用鮮血和生命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走進新時代,肩負新使命,我們要用奮斗之青春留下我們這一代人的歷史印記!”
去年,上級下達某演習保障任務,王克斌發(fā)現夜間進行機械作業(yè)時,因光線和盲區(qū)問題,施工效率低,然而使用大型照明設備又極易暴露目標。
“如果保障能力滿足不了實戰(zhàn)要求,那我們的備戰(zhàn)答卷就是不合格,必須解決這個問題!”王克斌連夜召集干部骨干集體攻關。
那段時間,駐地天氣寒冷,室外氣溫已是零下十幾攝氏度,王克斌帶領專業(yè)骨干成立創(chuàng)新攻關小組,成天泡在機械場。在翻閱大量資料、反復實地試驗和上百次篩查對比后,他們研發(fā)出簡易版大型機械AR視覺輔助系統(tǒng),實現對作業(yè)環(huán)境實時監(jiān)控,大大提升了夜間無光條件下機械操作效率和施工作業(yè)精度,最終確保演習取得圓滿成功。
“當時雖然很苦很累,但看到工程作業(yè)不斷改進、連隊戰(zhàn)斗力不斷提高,心里很有成就感!”回憶起那段不分晝夜攻堅克難的日子,王克斌自豪地說,“作為新時代革命軍人,我們沒有辜負先輩們的期望,也沒有辜負這個偉大的時代?!?/p>
一句承諾——
“強軍有我,請黨放心”
“優(yōu)良作風源于堅定的信仰、必勝的信念?!闭驹谝环斈旯俦鴮W理論的舊照片前,某大隊二中隊指導員張偉動情地說,在那么艱苦的環(huán)境下,工程兵前輩們之所以能夠戰(zhàn)勝一切困難,就是因為他們從黨的科學理論中讀懂了信仰、汲取了力量。
走進新時代,該部大力弘揚優(yōu)良傳統(tǒng),組織深入學習習近平強軍思想,并將理論學習對接改革轉型、練兵備戰(zhàn),不斷堅定信仰信念,激勵官兵以頑強的工作作風、戰(zhàn)斗作風接續(xù)奮斗、攻堅克難,為實現強軍目標貢獻力量。
時間的指針回撥到2013年,一個連隊擔負某工程項目掘進任務。由于方案調整,工期從原定的一個月一下子提前為半個月,這意味著一天要干兩天的活。
“現在,青春是用來奮斗的;將來,青春是用來回憶的?!?連隊有名的“拼命三郎”、戰(zhàn)士陳校洋用習主席的“金句”鼓勵大家,并帶頭叫響“掉皮掉肉不掉隊”的口號。全連官兵由三班倒改成兩班倒,干部骨干不分晝夜地連軸轉,每天只睡兩三個小時,手指戳破、虎口震裂,仍然不下火線。正是憑著這股拼勁,他們在規(guī)定日期的前一天啃下了這塊硬骨頭。
“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敝笇T陳俊龍感慨地說,“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創(chuàng)新開展沉浸式理論學習,通過組織黨史館里講黨課、軍史館里話軍魂等活動,教育引導官兵們深刻感悟到習近平強軍思想的真理魅力和實踐威力,踐行強軍目標的信念越來越堅定,矢志強軍興軍的行動越來越自覺?!?/p>
信念堅如磐,可以克萬難。2019年夏天,戰(zhàn)士劉守創(chuàng)和幾位戰(zhàn)友正在進行氣焊作業(yè),忽然“砰”一聲,連接焊槍與鋼瓶的氣管發(fā)生爆裂,氣管一下子被點燃,并迅速向鋼瓶蔓延。劉守創(chuàng)來不及多想,一個箭步沖上去,想用腳踩住氣管??蓺夤茉趬毫ο滤奶幩?,幾次都沒成功,火卻躥到他的身上。劉守創(chuàng)不顧疼痛,一次又一次地嘗試,最終成功排除了險情,保護了戰(zhàn)友,而他卻倒下了。
醒來時,劉守創(chuàng)已經躺在醫(yī)院病床上,光手術就做了3個多小時,至今身上還留有4處明顯傷疤。但劉守創(chuàng)無怨無悔:“‘強軍有我、請黨放心’是一句承諾。相信在危險面前、任務面前,每名戰(zhàn)友都會做出和我一樣的選擇?!?/p>
一種榮譽——
“吃飯時能用上勺子”
“指揮大廳滲水,立即搶修!”去年7月,某隊駐地連降暴雨,正在吃晚飯的官兵突然聽到值班警報響起,隨后接到隊長戴巖哲的命令。官兵們立即放下餐盤,撒腿跑往現場。此時漏點已經擴大,雨水正“嘩嘩”往下灌,而下面有上百臺設備、近千條光纜,無論哪個出了問題,后果都不堪設想。
危急時刻,戴巖哲帶頭順著管道爬到樓頂,土建專業(yè)骨干緊跟其后,展開防水加固,其余官兵清理室內積水。由于雨勢太大,堵漏劑根本粘不住,電焊機也用不了,只能采取人工排水的方法緊急處理。官兵們與大雨展開了一場比賽,樓頂的官兵掃,樓下的官兵接,始終確保室內不積水,設備不被泡,直到天亮雨停。收工時,連續(xù)戰(zhàn)斗一個夜晚的官兵雖然滿臉疲憊,但個個像打了勝仗一樣興奮不已。
“作風連著戰(zhàn)斗力,作風就是戰(zhàn)斗力。”戴巖哲感慨地說,“實踐反復證明,英勇頑強的戰(zhàn)斗作風,可以彌補武器裝備的不足,使物質力量發(fā)揮最大效益。”
戰(zhàn)斗作風磨礪生。工程技術科科長曾國雄介紹說,近年來,他們始終注重在執(zhí)行重大任務中摔打磨練部隊,讓官兵在復雜條件下磨礪戰(zhàn)斗意志、提高實戰(zhàn)能力,養(yǎng)成不怕難、不畏險、敢打硬拼的戰(zhàn)斗作風。
2018年夏天,某連施工任務進入最艱難的地段,官兵們要對一處鋼筋混凝土澆筑的地基進行破拆開挖。由于作業(yè)面狹窄,大型機械進不來,只能依靠電錘一點一點掘進,而且開挖結束后還有清理、回填、澆筑、安裝、調試等幾道工序,這時離最后完工期限只剩不到一個月。
面對嚴峻形勢,連長陳曉賓帶著10名黨員組成突擊隊,連續(xù)奮戰(zhàn)10多個小時。到了開飯的時候,突擊隊員看著香噴噴的飯菜卻怎么也吃不到嘴里,因為長時間操作電錘,雙手已不聽使喚,炊事班只好給他們找來10把勺子。從此,官兵們只要看到炊事班準備勺子,就知道又要執(zhí)行重大任務了,“吃飯時能用上勺子”,也成為官兵們向往的一種榮譽。
黨的二十大召開在即,該部官兵的目光投向了美好的明天。大家紛紛表示,在黨中央、習主席堅強領導下,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一定能夠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一定能夠實現!
編輯:廉穎婷
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