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手机视频,草草草在线视频,www99热,国产成人免费播放,天天干天天操天天搞,国产一区二区在线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电影

法治號 手機版| 站內搜索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

健全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

2025-05-07 10:28:40 來源:法治日報 -標準+

徐繼敏

守信激勵、失信懲戒近年來在經濟社會生活中被廣泛運用,對促進社會誠信、減少違法行為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前不久,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fā)布《關于健全社會信用體系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其中特別強調健全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

守信激勵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正向引導機制,其核心在于讓守信者受益,形成“誠信有價”的良好社會氛圍,激勵各類社會主體積極履職履責、遵守法律和秉持誠信。為此,《意見》特別強調“強化對守信行為的激勵”,并明確了三類守信激勵措施:在公共服務中為守信主體提供便利或優(yōu)惠,鼓勵平臺企業(yè)為守信主體精準提供市場化、社會化激勵,支持金融機構提升守信主體融資便利化水平。這些多維度、多層次的激勵措施不僅能夠提升守信者的獲得感,還能向社會傳遞“守信有益”的價值導向,有效激發(fā)全社會的守信積極性,推動形成良性循環(huán)的信用生態(tài)。當然,守信激勵應是全方位的,未來可以考慮進一步拓展激勵形式,如給予守信者公開表揚、精神獎勵等,從而進一步推動全社會形成崇尚誠信的良好風尚。

相較于守信激勵,失信懲戒更具威懾力,旨在通過讓失信者付出代價,維護公平正義的市場環(huán)境。對此,《意見》明確,對被列入嚴重失信主體名單的,在申請政府資金、享受稅收優(yōu)惠、參與公共資源交易活動等多方面予以限制或禁止,這些均是直接懲戒。將失信者納入黑名單并公示失信信息,由社會主體自主選擇減少與其交往或交易,則屬于間接懲戒?!兑庖姟诽岢?,在房地產市場、互聯(lián)網等領域增設嚴重失信主體名單,正是間接懲戒的體現(xiàn)。無論是直接懲戒還是間接懲戒,均會增加失信成本,有助于公眾從主觀上降低失信的意愿。

需要注意的是,失信懲戒在發(fā)揮重要作用的同時,在實踐中也出現(xiàn)了泛化運用的現(xiàn)象。部分部門和機構未嚴格遵循法律法規(guī),隨意擴大失信懲戒范圍、加重懲戒力度。例如,個別城市將出租車司機拒載、議價、宰客等營運違規(guī)行為納入個人信用檔案管理,并與其購房、買車、貸款、子女入學及積分落戶等不相關事項掛鉤,嚴重侵害當事人的合法權益。這種泛化運用失信懲戒的行為不僅違背法治精神,削弱失信懲戒的權威性和嚴肅性,還易引發(fā)公眾抵觸情緒,阻礙社會信用體系的健康發(fā)展。

為杜絕此類現(xiàn)象,《意見》強調要規(guī)范設定失信懲戒措施,依法依規(guī)合理確定懲戒范圍和力度。設定失信懲戒措施、確定嚴重失信主體名單的設列領域,必須以法律、行政法規(guī)、地方性法規(guī)或黨中央、國務院政策性文件為依據,其中涉及設定對信用主體減損權利或增加義務的措施,必須以法律、行政法規(guī)、地方性法規(guī)為依據。這就為失信懲戒劃定了清晰的法律邊界,有助于遏制失信懲戒的濫用,確保信用制度在法治框架內運行。

失信需懲戒,但也要給社會主體修復信用的途徑。信用修復是失信主體糾正違法行為、履行相應義務后,經過法定程序移除或者終止公示其失信記錄的行為。建立信用修復機制是懲罰與教育相結合原則的體現(xiàn),因信用可修復,失信者會及時停止、糾正失信行為,降低失信行為帶來的危害。完善統(tǒng)一的信用修復制度,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中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對此,《意見》要求建立健全統(tǒng)一規(guī)范、協(xié)同共享、科學高效的信用修復制度,對完成信用修復的信用主體,停止公示失信信息、將其移出失信名單,并解除相關失信懲戒措施。這些措施不僅有助于引導失信主體主動糾正失信行為,重新融入社會經濟活動,也彰顯了社會治理的包容與溫度。

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是一項長期的系統(tǒng)性工程。只有嚴格落實《意見》要求,在法治軌道上推進信用體系建設,讓守信者得到應有的褒獎,讓失信者受到應有的懲戒,同時為失信者提供合理的修復途徑,才能切實維護各方合法權益,構建起誠信有序的社會環(huán)境,為優(yōu)化法治化營商環(huán)境、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fā)展奠定堅實的信用基礎。

(作者系四川大學法學院教授)  


編輯:林楠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