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手机视频,草草草在线视频,www99热,国产成人免费播放,天天干天天操天天搞,国产一区二区在线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电影

法治號 手機版| 站內(nèi)搜索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

禁私鑄錢

2025-06-18 09:44:34 來源:法治日報 -標準+

鐘 燃

公元前175年,漢文帝劉恒頒布詔令,允許百姓按照官方標準鑄造銅錢。這一政策看似寬松,實則暗藏危機。自西漢立國以來,朝廷對貨幣的認知粗淺,放任官民自由鑄幣。民間為牟利,大量鑄造劣幣,導致物價飛漲。高后呂雉時期禁絕私鑄,但劣幣流通未止。文帝即位后,試圖整頓幣制,卻因允許民間按標準私鑄,再次引發(fā)混亂。賈誼正是在此背景下,向文帝呈遞《諫放民私鑄疏》。

賈誼的奏疏并非空泛之論,而是基于漢初數(shù)十年的貨幣亂象提出的系統(tǒng)性改革方案,其核心觀點可概括為禁私鑄、收銅礦、立法錢三策。一是禁私鑄以絕禍源。賈誼指出,私鑄泛濫實為“懸法誘民”。百姓為牟利,不惜鋌而走險,“雜鉛鐵以取厚利”,即便朝廷以黥刑威懾,仍“黥罪日報,其勢不止”。私鑄導致郡縣間輕錢、重錢混雜,交易時需額外折算,百姓苦不堪言。二是收銅礦以斷亂根。賈誼認為,私鑄猖獗的根源在于銅材散布民間。他主張“勿令銅布于天下”,由國家壟斷銅礦資源。如此既可斷絕私鑄原料,又能將銅材用于鑄幣、兵器及賞賜,強化中央權威。他強調(diào),銅礦關乎國本,“銅布于天下,其為禍博矣”。三是立法錢以定標準。賈誼首創(chuàng)“法錢”概念,即形式、材質(zhì)、重量、成色等完全符合國家法定統(tǒng)一標準的金屬鑄幣。法錢的本質(zhì)是國家信用在貨幣上的具象化,它既是經(jīng)濟治理的工具,也是國家“大一統(tǒng)”理念在金融領域上的投射。賈誼提出“錢輕則物貴,錢重則物賤”,已觸及貨幣流通量與物價關系的本質(zhì),標志著古人對貨幣有了深刻認知。他認為,貨幣名義價值與鑄造成本間的差額是私鑄的誘因,只有立法錢,由國家壟斷鑄幣權,才能驅(qū)除劣幣,穩(wěn)定物價,“博禍可除,而七福可致”。他列舉了壟斷鑄幣權帶來的七大福運,包括減少犯罪、穩(wěn)定經(jīng)濟、重農(nóng)抑商、調(diào)控物價、充實國庫等,甚至提出以貨幣為工具與匈奴爭民心。最后,他強調(diào)“故善為天下者,因禍而為福,轉(zhuǎn)敗而為功。”希冀文帝打消顧慮,積極改革,實現(xiàn)國家貨幣由亂到治。

賈誼的諫言雖切中時弊,但未意識到國家壟斷鑄幣權需強大統(tǒng)治力作后盾支撐,這在漢初百廢待興時難以實現(xiàn)。漢文帝非嫡長子繼位,尚需倚仗功臣與諸侯王勢力,而吳王劉濞、寵臣鄧通等皆以鑄錢暴富,私鑄利益集團已根深蒂固。文帝權衡利弊,最終選擇維持寬松政策,以換取政局穩(wěn)定。然而,賈誼的思想并未湮沒。至景帝平定“七國之亂”后,朝廷逐步收回鑄幣權。漢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最終確立五銖錢,實現(xiàn)貨幣統(tǒng)一。此舉不僅終結(jié)了漢初百年貨幣亂局,更標志著中央集權的強化。史載武帝時期“盜鑄金錢罪皆死”,但仍“犯者不可勝數(shù)”,足見壟斷鑄幣權之艱難。

今日觀之,賈誼的《諫放民私鑄疏》富有超越時代的洞見,蘊涵以貨幣統(tǒng)一推進市場統(tǒng)一,進而推進政治統(tǒng)一的治國智慧,如同火把,不僅照亮了漢帝國貨幣改革之路,而且啟迪后世沿循此道,將鑄幣權握于中央。國家壟斷鑄幣權思想不僅關乎銅錢的輕重,更關乎國家治理的輕重,實為國家長治久安之策。


編輯:林楠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