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王鶴霖 王家梁 通訊員劉興燕 近年來,貴陽市信訪局持續(xù)探索“黨建+信訪”融合發(fā)展新模式,采用“望聞問切”四步法,聚焦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推動群眾訴求依法及時就地解決,把問題解決在基層,把矛盾化解在當地。
“望”,即觀察。在接訪時,通過觀察來訪人外貌、表情、動作等,初步確定來訪人的身份、受教育程度、情緒等等,確定談話方式和語氣,為順利接訪打下基礎。
“聞”,即傾聽。通過傾聽,認真了解群眾的困難和真實想法,讓群眾將愁情怨氣宣泄出來,把意見建議收集起來,對信訪人用口頭語言或未用專業(yè)術語表達的可加以引導,幫助信訪人進行梳理分析,必要時進行歸納總結。
“問”,即通過發(fā)問,挖掘信息,進一步了解事實真相,做到五個“搞清楚”,具體包括信訪人的基本情況搞清楚、家庭成員狀況搞清楚、就業(yè)及經濟狀況搞清楚、信訪訴求搞清楚、信訪背景及信訪歷史搞清楚。
“切”,即把脈。根據信訪群眾的訴求,考慮和掂量解決好信訪群眾訴求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綜合考量化解信訪事項、解決信訪問題的基本方向。同時,對信訪人反映的問題進行綜合分析、認真研判,對不同問題開不同“處方”,確保群眾反映問題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
編輯:周芬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