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鄧君 通訊員 黃輝延 傅燦
眼下正值春夏之交,廣東省惠州市惠陽區(qū)平潭鎮(zhèn)川龍村西枝江河畔的辣椒園長勢喜人,駐村民警正在田邊與村民拉家常,村法律顧問也忙著加村民微信。
很難想象,辣椒園去年還是一片雜草叢生的荒地,“荒田沒人耕,耕開有人爭”。在駐村“律警”高效聯動的努力下,川龍村涉及500余名村民的土地矛盾糾紛得以化解,300余畝荒地的復耕復種終于順利完成。
為全面落實關于創(chuàng)新社會治理的總部署,惠州市公安局惠陽區(qū)分局堅持發(fā)展“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的“楓橋經驗”,積極發(fā)揮駐村民警和法律顧問在基層的法治力量,推動駐村(社區(qū))法律顧問和民警的工作聯動,建立健全矛盾糾紛化解機制,著力推動行政調解、律師服務的有效銜接,引導群眾樹立“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理念。
強強聯合推動治理效能升級
惠州市惠陽區(qū)是“一村(社區(qū))一法律顧問”工作制度的發(fā)源地之一,惠州也是廣東率先全面推行“一村(居)一警”工作制度的地市。由此,駐村民警和法律顧問成為最深入惠州基層的兩種法治力量。
“在駐村(社區(qū))法律顧問的基層工作中,我們發(fā)現律警聯動的好處,也聽到公安機關的聲音,希望將駐村兩股法治力量強強聯合起來。”惠陽區(qū)司法和信訪局副局長徐文麟介紹,通過前期的試點和探索,為加快推進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2022年8月25日,惠陽區(qū)公安分局、區(qū)司法和信訪局聯合制定了《“一村(居)一警一法律顧問”對接實施方案》。
根據方案要求,駐村警力對排查出來的矛盾糾紛先行調查處置、初步定性,歸類可調解的警情,屬于本行政職責范圍內的跟進調解;屬于其他職能部門的,按照法律和程序規(guī)定向有關部門轉遞,及時做好登記、移交手續(xù),并引導群眾咨詢村(居)法律顧問。同時駐村警力與法律顧問保持密切溝通,定期對疑難糾紛、復雜案件進行分析研判,積極聽取雙方法律意見建議,共同商討對策措施,化解各類矛盾。對于難以調解的案件,則在法律顧問引導下依法進入訴訟程序,使矛盾糾紛化解變得更順暢。
“有些糾紛,村民向村警反映調解一次,又向駐村法律顧問反映調解一次,村民跑多了都跑出情緒來了?!瘪v村民警祝建禮感慨,現在面對復雜的矛盾糾紛,尤其是涉及土地、林地,婚姻家庭等民事糾紛,村警和法律顧問聯合工作,可一次解決矛盾糾紛并滿足村民的法律服務需求。
深入田間做實做細群眾工作
耕地撂荒,浪費了寶貴的土地資源,也制約著糧食生產。喚醒“沉睡”的耕地,是端牢飯碗的根本“糧”策。去年年初,平潭鎮(zhèn)川龍村根據國家部署開始啟動村里的撂荒地復耕復種工作,消息一出,村里便炸開了鍋。
根據前期調查,因缺水地薄等原因,川龍村可復耕復種面積達330余畝,其中撂荒地150余畝,部分田地荒廢長達30余年?!昂眯┗牡刂笆歉篙吀N,老人去世后,子女只是聽說哪里有地,具體多少也不清楚,土地承包憑據也拿不出來?!贝埓妩h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黃國娥介紹,“一聽復耕復種有補償,搶地等糾紛一下子就出現了,甚至出現了虛報土地、荒地作物賠償等要求?!毙姨濕v村民警和法律顧問及時啟動聯動機制,當村民走上田間地頭“搶”地之時,駐村民警和法律顧問已經在田間做群眾工作了。
惠陽公安分局打私大隊教導員祝建禮,既是駐村民警也是駐村第一書記。作為一名經驗豐富的老警察,祝建禮率先和村干部到現場控制住場面,穩(wěn)定村民情緒,隨后由駐村法律顧問邱文峰向村民講解撂荒地復耕復種的政策。
“在百姓看來,雖然村干部和駐村民警背后是政府,是主持公平正義的一方,但因我們長年在村里,有村民怕我們做事受到人情干擾,會損害他們的利益,不相信我們也正常?!秉S國娥說,這時城里來的律師作為第三方力量,有專業(yè)能力又與村民沒有任何親友關系,更易獲得村民信任。
于是,駐村法律顧問積極解釋政策,村干部和駐村民警做好轉達,村民們實現了從不理解到配合的轉變,原本騰出170余畝撂荒地的計劃,最終超額騰出了330畝復耕耕地,并搶在10月前完成播種,沒有耽誤農作物生長。
“荒地平整后公開招標出租,村民一年多了近20萬元的租金收入,國家多了300多畝的糧食作物,有些人還在承租公司里找到了工作?!秉S國娥感慨,律警聯動及時將矛盾化解,復耕復種工作實現了多方共贏。
主動收集矛盾第一時間化解
人熟地熟情況熟,這是駐村民警優(yōu)勢之一,村警往往能第一時間發(fā)現掌握各類線索。去年十月,川龍村借助“律警協同”機制,成功為川龍村乘坐校車學生追回多繳的校車費用0.95萬元,受到學生家長的高度贊揚。
平潭鎮(zhèn)川龍小學撤銷后,因本村孩子到平潭中心小學就讀路程較遠,為了孩子的安全和解除家長的后顧之憂,川龍村村委會牽頭與東江校車公司簽訂了校車服務協議,對費用、義務及權利進行了明確。但去年8月底,駐村民警和村黨支部先后接到部分村民的電話及上門詢問。村民反映,東江校車公司在收取秋季乘車費用時,在未說明理由的情況下多收繳100元,希望村委會幫助協調解決,讓校車公司退還多收的費用。
接到村民反映后,川龍村黨支部高度重視,在與東江校車公司初步溝通無果后,立即啟動“律警協同”機制,由駐村第一書記牽頭,會同駐村法律顧問、金卓越(惠陽)律師事務所律師,與東江校車公司進行交涉處理。
經與學生家長面對面溝通了解、認真研究校車服務協議內容和家長提供的繳費截圖后,律師認為東江校車公司在合同期限內以油價上漲為由擅自提高校車費用違背契約精神,應該將多收的費用退還學生家長,并正式向東江校車公司發(fā)出律師函,督促該公司及時糾正錯誤做法,否則將訴諸法律。
經溝通協調,東江校車公司同意將多收的費用退還家長,委托村委會代為退費。糾紛得到解決后,為川龍村村民挽回0.95萬元的經濟損失。
祝建禮告訴記者,依托“一村(居)一警一法律顧問”提檔升級部署,不等不靠、主動作為,創(chuàng)新“律警協同”機制,利用村委會的神經末梢功能,主動收集村內矛盾和群眾意見,由駐村民警和法律顧問提出專業(yè)性意見和建議,力求使“糾紛不出村小組、矛盾不出村委會”。
據統(tǒng)計,自去年8月全面啟動“一村(居)一警一法律顧問”對接工作后,惠陽律警聯動,共成功調解矛盾糾紛36起。
編輯:蔣起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