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劉玉璟 郭君怡
□ 本報通訊員 魯孝
2022年,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創(chuàng)新打造“公安機關走失人員查找志愿服務項目”,通過構建“警民聯合、專群結合”的快速響應機制,用實實在在成效守護走失老人的“平安歸途”?!斗ㄖ稳請蟆酚浾呓諒膬让晒抛灾螀^(qū)包頭市公安局了解到,自該項目運行以來,包頭市已累計接報走失警情22054起,其中涉老年人警情4592起,成功找回率達96%以上,平均找回時間縮短至8小時以內。
據介紹,亮眼數據的背后是包頭市公安機關整合內部資源、聯動社會力量所構建的集“警情研判、協同查找、源頭預防”于一體的現代化尋人體系。目前,該項目構建的“政府主導、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模式,已成為公共服務領域可復制的“包頭樣本”。
“我們打破警種壁壘,由情指中心統(tǒng)一調度刑偵、巡特警、交管、派出所等專業(yè)力量,實現‘一條警情、一張圖、一條鏈’閉環(huán)處置?!卑^市公安局110報警服務臺負責人耿慧介紹說。
與此同時,市公安局還積極聯動社會志愿力量與媒體平臺,打造“110+志愿者”的多元協同查找網絡,實現了線上信息精準推送與線下實地搜尋的無縫銜接。此外,通過“1+N”多警種協作,民警積極對接鐵路部門,聯動刑偵、網安等警種協同作戰(zhàn),將尋人的時間和空間覆蓋到最大化。
高效尋回是“治標”,源頭預防方能“治本”。包頭市公安局還聯合社區(qū)基層組織,持續(xù)開展超過100場防走失主題宣傳活動。民警與志愿者深入社區(qū)、公園,通過現場講解、發(fā)放定位黃手環(huán)、傳授防走失知識等方式,直接惠及群眾兩萬余名,有效增強了老年人及其家屬的安全防范意識。數據顯示,2022年至今,全市走失類警情已呈現平穩(wěn)下降趨勢,社會治理的良性循環(huán)正在形成。
編輯:邢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