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徐偉倫 實習生 成雪
記者10月29日從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獲悉,自民法典施行以來,該院審結繼承糾紛案件近2000件,呈逐年增長態(tài)勢。針對此類案件,北京三中院對涉案遺囑建立“溯源式”事實審查機制,確保裁判基礎堅實可靠,并通過優(yōu)化“全程化”調解疏導機制、強化“協(xié)同化”多元共治機制等,形成預防和化解涉家事、涉繼承矛盾糾紛的社會合力。
據(jù)介紹,近年來北京三中院審理的涉遺囑效力認定案件,以及圍繞遺贈扶養(yǎng)協(xié)議履行產生的糾紛,在繼承案件中的占比逐年升高,表明通過特定法律形式安排“身后事”的情況越來越普遍。
對此,北京三中院將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促進家庭和諧融入審判實踐全過程。針對遺囑真?zhèn)?、效力之爭,該院建立多維度審查體系,在嚴格審查遺囑形式要件的同時,通過筆跡鑒定、錄音錄像分析、證人證言交叉驗證等方式,深入探究立遺囑時的精神狀態(tài)、是否受脅迫或欺詐等,力求最大限度還原客觀事實,確保裁判基礎堅實可靠。
與此同時,北京三中院將查明案件事實的過程作為疏導當事人情緒、彌合親情裂痕的契機,努力實現(xiàn)“事實查明”與“親情修復”同步推進,積極培育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引入家事調查員、家族長輩、基層組織等社會力量參與調解,形成化解合力。此外,該院通過加強判后答疑,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闡釋裁判理由,促進當事人服判息訴;通過發(fā)布典型案例、進行普法宣傳等方式,向社會清晰傳遞遺囑訂立的法律規(guī)則和標準,引導公眾樹立正確的法治觀念。
在日常工作中,北京三中院強化“協(xié)同化”多元共治機制。主動加強與民政、檢察、公安等部門及街道社區(qū)、基層群眾自治組織的溝通聯(lián)絡、信息共享、交流會商,及時研究解決老年人權益保障突出問題,廣泛開展普法活動,共同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營造孝老愛親、和諧友善的社會氛圍。
編輯:李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