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網(wǎng)駐俄羅斯記者 張春友
近日,作為對此前與美歐國家驅逐本國外交官的反制措施,俄羅斯外交部根據(jù)總統(tǒng)普京的指示擬定了一份“不友好國家名單”并已提交俄議會審議。雖然目前除美國外,名單中具體還包括哪些國家尚不得知,但據(jù)俄方消息,此前參與驅逐俄外交官的西方國家多數(shù)“難以幸免”。
俄方重拳出擊
4月23日,普京簽署了一份針對外國不友好行為的法令。法令規(guī)定,如果外國對俄國家、公民或法人有不友好行為,俄將在必要時限制這些國家的外交使團和領事機構、國家機構代表處與俄個人簽訂勞務合同、雇傭協(xié)議等。
對此,俄外交部發(fā)言人扎哈羅娃直言不諱,稱普京簽署的這一法令是對其他國家針對俄采取的不友好和敵意行為的回應措施。隨后,根據(jù)普京的指示,俄外交部擬定了一份“不友好國家名單”,進入名單的國家,其駐俄使領館將被禁止雇傭俄羅斯公民。
分析指出,如果一國尤其是美歐國家駐俄使領館或半官方民間機構無法雇傭俄羅斯當?shù)貑T工,不僅影響正常工作運轉,對其長期試圖對俄發(fā)動的“顏色革命”將產(chǎn)生致命影響,因為扶植俄羅斯本國公民早已成為這些國家慣用手段,可以說,“不友好國家名單”有力切中了要害。
俄外長拉夫羅夫指出,俄不會隨意將一個國家列入“不友好國家名單”,所有決定都是經(jīng)過謹慎分析的,隨著時間推移,俄還會對名單進行修正。
美歐反應各異
目前,“不友好國家名單”正等待俄議會審議,扎哈羅娃指出,俄方已經(jīng)確定將美國列入“不友好國家名單”。扎哈羅娃強調(diào),制定此名單的原因之一是美國的一系列不友好行為,具體來說是美國針對俄羅斯的制裁以及驅逐外交官等行為,因此,美國毫無疑問會出現(xiàn)在這一名單中。
歐盟對俄方此舉的反應格外強烈。歐盟對外行動署就此專門召見俄常駐歐盟代表弗拉基米爾·奇若夫,稱俄制定“不友好國家名單”以及驅逐捷克外交官給俄歐關系帶來負面影響。
前段時間,捷克在俄與西方相互驅逐外交官的斗爭中充當了反俄“急先鋒”,但近期捷克態(tài)度也出現(xiàn)一定變化。扎哈羅娃指出,美國是捷克驅逐俄羅斯外交官事件的幕后指使,捷克為了討好美國而作出的努力超過了所有人,布拉格沉迷于破壞俄捷雙邊關系,置國家利益于不顧。
除上述國家,俄與西方國家相互驅逐外交官的風波仍在繼續(xù)。上個月末,扎哈羅娃表示,莫斯科將對愛沙尼亞、立陶宛和拉脫維亞驅逐俄羅斯外交官一事給予反擊,這些國家駐俄使領館的工作人員也許可以開始考慮誰必須離開俄羅斯。
俄美持續(xù)博弈
普京在4月21日發(fā)表的任內(nèi)第17份國情咨文中沒有明確提及“美國”字樣,但卻使用了“西方以傲慢姿態(tài)相處的國家”來代替,指代意味非常明顯。
普京表示,西方對俄羅斯的不友好行動持續(xù)不斷,俄羅斯已表現(xiàn)出最為謙遜的態(tài)度,不僅對不友好舉動不作回應,就連公然的蠻橫無禮也忍讓再三。普京在國情咨文中警告所有國家不要在與俄羅斯的關系中越紅線。普京指出,任何損害俄羅斯利益的行為都將遭到俄羅斯“對等、快速和強硬的回應”。
與此同時,俄長期以來對改善俄美關系還是持積極態(tài)度的。分析人士認為,俄美元首已經(jīng)口頭達成將今年2月已經(jīng)到期的《新削減戰(zhàn)略武器條約》延長5年的協(xié)議,但如果能在兩國元首會晤時正式簽署,將為國際社會釋放俄美關系改善的積極信號。
當前的制裁是由美國拜登政府發(fā)起的,而且是其對俄遏制政策的一個重要步驟,即便俄美領導人實現(xiàn)會晤,也不足以改變俄美關系現(xiàn)狀及影響拜登打壓俄羅斯的對外政策走向。因此,在可預見的周期內(nèi),包括普京如果2024年繼續(xù)執(zhí)政,俄美之間的博弈將會更加激烈。
編輯:吳瓊
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