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晨
少年審判具有很強的專業(yè)性,被譽為“特殊的希望工程”。2021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成立少年法庭工作辦公室,同時,在六個巡回法庭分別設立少年法庭巡回審判點。
少年法庭工作辦公室成立一年多來,取得了哪些工作成效?《法治日報》記者就此采訪了相關負責人。
堅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則
“我們堅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則,加強未成年人案件的裁判文書說理,通過判決有效激活保護未成年人的新制度。發(fā)揮司法裁判導向作用,引導全社會注重對未成年人權益的保護。”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段農根舉例說,對一些父母不正確實施家庭教育、怠于履行撫養(yǎng)監(jiān)護義務、為孩子訂“娃娃親”等行為進行訓誡,發(fā)出家庭教育令,讓“依法帶娃”成為家長必修課;對未成年人入住賓館未盡詢問義務、給未成年人文身、向未成年人出售煙酒、濫用人臉識別技術侵害未成年人權益等行為,人民法院依法判決行為人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數(shù)據(jù)顯示,目前全國共有2328家法院的13801名法官擔任15332所中小學校的法治副校長,促進落實了“法治教育從娃娃抓起”的要求。
隨著全社會對未成年人的關注度越來越高,涉及未成年人的法律法規(guī)紛紛出臺——去年6月1日,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開始施行;今年1月1日,家庭教育促進法開始施行。
北京市通州區(qū)人民法院少年法庭副庭長王歡歡結合審判實踐告訴記者:“家庭教育促進法施行后,我們在審理兩起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過程中,發(fā)現(xiàn)被告人家長存在家庭教育缺位和教育方法不當?shù)膯栴},被害人家長存在對未成年人手機上網疏于監(jiān)管、防范性侵害安全教育不足等問題。審判法官及時聘請家庭教育指導師,結合青春期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共同制定了指導方案,對雙方家長開展有針對性的家庭教育指導。經后期回訪,被害人家長已加強了對孩子使用手機的監(jiān)管,幫助孩子進一步提高了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被告人家長也改進了與孩子的溝通方式,得到了孩子認可?!?/p>
“通過審理這些案件,我深刻感受到了新時代賦予少年法庭法官的新使命,我們不僅要審理好每一起案件,更要用心、用愛、用情護航孩子們健康快樂成長,讓法治陽光照進孩子的心田、照亮孩子的未來?!蓖鯕g歡說。
懲戒教育幫扶救助雙管齊下
前不久,最高法發(fā)布了九起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典型案例。其中,賈某某詐騙案是一起幫助未成年被告人重回人生正軌的典型案例。
在審理過程中,人民法院采用了圓桌審判、社會調查、法庭教育、“政法一條龍”和“社會一條龍”等多項未成年人審判特色工作機制,平等保護非本地籍未成年被告人的合法權益,充分發(fā)揮法律的警醒、教育作用和親情的感化作用,將審判變成失足少年的人生轉折點。
案件審結后,法官持續(xù)跟蹤幫教,被告人賈某某深刻認識到自身的錯誤,積極反省。在法官的積極協(xié)調下,目前賈某某已回到高中學習,正在備戰(zhàn)高考。
段農根介紹說,未成年人犯罪往往跟他們的心智發(fā)育還不成熟、辨認和控制能力還不健全有關。對未成年罪犯,特別是低齡未成年罪犯,人民法院始終堅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針和“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盡最大努力促使未成年罪犯悔過自新,幫助他們重回人生正軌。同時,也注意區(qū)別對待,體現(xiàn)對未成年人“寬容但不縱容”的精神。
統(tǒng)計顯示,近十年,我國法院判處的未成年罪犯人數(shù)呈下降趨勢,下降幅度達45.7%;未成年罪犯占全部刑事罪犯的比例從2012年的5.4%減少到2021年的2.0%,預防、減少未成年人犯罪工作成效顯著。
針對未成年被害人的保護救助,段農根說:“遭到侵害的未成年被害人及其家庭往往都受到巨大的傷害,特別是在性侵、拐賣未成年人案件中,人民法院會加強與有關部門配合,強化對未成年被害人的司法保障,及時采取心理疏導、隱私保護等措施,對確有困難的未成年被害人及其家庭進行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必要的時候幫助被害人予以轉學安置,讓他們充分感受到司法的溫度和社會的溫暖。”
近五年來,全國法院一審審結涉及未成年人撫養(yǎng)、監(jiān)護、探望等民事案件125萬余件;處理對遭受家庭暴力的婦女兒童作出人身安全保護令的案件11000余件;審結因實施性侵、虐待、遺棄等侵害未成年人權益而被撤銷監(jiān)護人資格案件600余件,實現(xiàn)了對未成年人權益的全方位司法保護。
統(tǒng)一歸口管理指導少年審判
“少年法庭工作辦公室指導全國少年法庭,進一步樹牢特殊、優(yōu)先、全面、綜合保護未成年人的理念,依法審理各類未成年人案件,嚴懲侵害未成年人權益的各類行為?!倍无r根介紹說,對性侵未成年人案件,一般不得適用緩刑假釋;對未成年人網絡打賞、短視頻侵犯兒童信息等新型案件,要及時明確裁判規(guī)則,回應社會關切,強化對未成年人的網絡信息保護。
最高法少年法庭工作辦公室負責人表示,為強化少年審判監(jiān)督指導,最高法單獨或會同有關部門,適時出臺司法解釋和指導意見,貫徹落實特殊、優(yōu)先保護未成年人的原則,對法律適用和政策把握的具體標準作出明確規(guī)定,織細織密保護未成年人的法網。如為準確貫徹實施刑法修正案(十一),依法嚴懲性侵未成年人犯罪,正在起草《關于辦理強奸、猥褻未成年人等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為貫徹落實教職員工犯罪從業(yè)禁止制度,會同最高人民檢察院、教育部起草《關于落實從業(yè)禁止制度的意見》;為確保家庭教育促進法準確、統(tǒng)一、有效實施,正在綜合各地法院經驗,著手起草實施細則等。
在最高法出臺《關于加強新時代未成年人審判工作的意見》、成立少年法庭工作辦公室及少年法庭巡回審判點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之后,大部分高、中級人民法院也參照最高法的做法,建立了未成年人審判工作領導機制,大力推動少年法庭機構、隊伍建設。
截至2021年底,全國法院成立少年法庭2181個,配備員額法官6025人,少年法庭專業(yè)化審判機制、隊伍建設全面加強。
“下一步,人民法院將深化少年司法改革,大力推進專業(yè)化建設。進一步落實少年審判專業(yè)化、制度化、規(guī)范化的發(fā)展目標,不斷探索符合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發(fā)展規(guī)律和特點的審判方式,建立單獨績效考核體系,繼續(xù)推進涉未成年人案件‘三合一’綜合審判改革,推動少年法庭統(tǒng)一歸口管理?!倍无r根說,“我們將加強與相關部門、社會組織和團體的協(xié)作配合,促進形成保護未成年人的嚴密體系和有效合力。在辦案過程中,發(fā)現(xiàn)未成年人的家庭、學?;蛴嘘P部門沒有履行職責或者履責不力的,及時提出司法建議,促進健全未成年人保護機制,共同守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p>
編輯:杜洋
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