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梁平妮
□ 法治日報全媒體通訊員 蘭曉華
鄰里糾紛雖瑣碎,但關乎民生福祉。此類案件執(zhí)行難、矛盾深,若簡單裁判易使矛盾激化。山東省乳山市人民法院在辦理此類糾紛時,一貫注重發(fā)揮“調解與執(zhí)行并重”的司法理念,通過實地勘查、矛盾根治,實現(xiàn)案結事了。
錢某與趙某曾是關系和睦的鄰居,兩家時?;突ブP系融洽。然而,近年來錢某搭建陽光房、懸掛裝飾字畫及安裝攝像頭等行為,導致趙某的廂房采光受阻,廚房隱私也暴露無遺。趙某認為錢某的行為嚴重侵犯了自己的權益,且態(tài)度傲慢,未與自己進行任何溝通,便憤而將其訴至法院。
為了修復鄰里之間的情誼裂痕,妥善化解糾紛,近日,乳山法院法官根據(jù)了解的情況,找到二人所在的村委會中威望較高的村委委員,共同到兩家現(xiàn)場調解。
在調解過程中,法官首先引導雙方回憶過去互幫互助的情景,試圖喚起雙方對友誼的珍惜之情。隨后,法官耐心傾聽雙方的訴求和意見,逐步引導雙方認識到自身行為的不妥之處。為了平衡雙方的權益,法官提出了“一拆一改”的調解方案。即錢某拆除遮擋趙某窗戶的字畫,并改用透光窗膜貼于趙某的廚房玻璃上,既保護了趙某的隱私又不影響采光;同時,錢某應調整攝像頭的角度,確保僅覆蓋公共區(qū)域,避免再次侵犯趙某的隱私。
在法官和村委委員的共同努力下,雙方最終同意了這一調解方案。方案實施后,法官定期進行回訪,確認攝像頭角度合規(guī)、窗膜效果達標。趙某笑著對法官說:“現(xiàn)在陽光照進來,心里也亮堂了。感謝法官幫我們解決了這個大問題,讓我們重新找回了鄰里之間的情誼?!?/p>
編輯:杜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