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四川省瀘州市平安建設群眾滿意度94.3%,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群眾滿意度排四川省第1位,獲評全省平安建設優(yōu)秀市。高水平平安瀘州建設,離不開高水平法治的保障。近年來,四川省瀘州市堅持以法治引領和保障平安建設,全面提升平安建設的法治化水平,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用法治思維謀劃平安
瀘州堅持把平安建設放到全面推進依法治市大局中來謀劃,充分發(fā)揮立法在平安建設中的引領和推動作用,加快建設高效的平安建設法律規(guī)范體系,推動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秩序,推動平安瀘州建設實現(xiàn)向更深層次、更寬領域、更高質量邁進。據(jù)悉,瀘州自成為全省首批行使地方立法權的設區(qū)的市以后,共制定和修正地方性法規(guī)12件,《網(wǎng)格化服務管理條例》已完成立法預調研,列入2023年立法計劃制定項目,《平安瀘州建設條例》立法前期工作也在有序推進中。
用法治方式防范風險
為有效防控決策風險,瀘州市創(chuàng)新構建重大決策“三方會審”機制,由瀘州市紀委監(jiān)委機關、瀘州市司法局、瀘州市審計局對重要決策、重點項目、重大投資等12類決策事項開展合法合規(guī)性審查,框定重大決策法治邊界,實現(xiàn)“讓決策者放心、讓執(zhí)行者安心、讓老百姓舒心”。瀘州市委辦、瀘州市政府辦、瀘州市委政法委、瀘州市司法局建立銜接互通機制,嚴格將社會穩(wěn)定風險評估作為重大決策“上會”前置程序,動態(tài)制定年度風險評估清單231個,推動全市重大決策實現(xiàn)應評盡評。同時,將基層政府重大決策全面納入法治軌道,推動鄉(xiāng)鎮(zhèn)(街道)合法性審查力量、審查范圍、審查機制全覆蓋,實現(xiàn)審查事項應審盡審。
用法治力量守護安寧
瀘州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依法嚴打各類違法犯罪,持續(xù)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深入開展“磐石系列”“夏季社會治安專項整治百日攻堅”“護校安園”等專項行動,常態(tài)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嚴厲打擊“盜搶騙”“黃賭毒”“食藥環(huán)”及電信網(wǎng)絡詐騙等突出違法犯罪,1-10月全市刑事案件立案數(shù)同比下降6.87%,命案發(fā)案數(shù)和死亡人數(shù)同比下降44.4%、41.9%,電信詐騙案件發(fā)案、損失降幅居全省前列。深入打擊整治養(yǎng)老詐騙專項行動,立案偵查案件182起,破案175起,涉案金額7000余萬元。
用法治手段化解矛盾
瀘州市堅持和發(fā)展新時代“楓橋經(jīng)驗”,深化訴非銜接,加強檢調、警調、訪調對接,推動矛盾問題在法治軌道內徹底解決。首創(chuàng)“石榴籽”調解模式,將國家法律和少數(shù)民族習慣法“兩法相融”,有機統(tǒng)一法理情,實現(xiàn)“案結、事了、人和”,工作經(jīng)驗被寫進最高法工作報告,在全國推廣。部署開展為期一年的社會矛盾糾紛大排查大化解“十百千萬”專項行動,分級分類排查矛盾糾紛30154件,依法化解29876件,化解成功率99.08%。
用法治文化浸潤民心
瀘州市始終把厚植法治文化土壤作為提升平安建設法治化水平的重要抓手,探索基層法治示范建設,實施品牌化普法培育行動,打造“納愛”未成年人法治教育體驗中心、奢香法治公園等法治文化陣地185處,創(chuàng)建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qū))7個。推出“瀘法麒麟”系列法治文化產品,探索以酒文化為元素,融入法治精神內涵,獲評“全國法院文化建設特色項目”。創(chuàng)新打造“法治茶館”,采用“政府買單,群眾喝茶”普法形式,將嚴肅的法治文化與當?shù)氐牟桊^文化有機融合,建設獨具特色的普法陣地,形成“強互動”“重融合”“能復制”的法治宣傳、法律服務、法治文化建設新模式。(瀘州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 劉峰)
編輯:張怡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