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廈門1月25日電(記者胡美東 李弘揚 王雨杰 閆星周)"如果我們的市民經??吹胶k嗪芙】档脑诤V刑S,或者是帶著它的孩子出來玩,說明廈門在海豚的環(huán)境保護方面沒什么問題。"廈門中華白海豚自然保護區(qū)監(jiān)測與宣教科科長許靜告訴記者。
中華白海豚核心保護區(qū)(中國日報記者 胡美東 攝)
1月24日上午,中央媒體調研采訪記者一行來到廈門火燒嶼中華白海豚救護繁育基地探訪中華白海豚等鯨豚類水生動物救助、馴養(yǎng)、繁育等情況。
據(jù)許靜介紹,中華白海豚不是中國獨有的物種,它們喜歡棲息在河流入海口區(qū)域,所以只要是亞熱帶環(huán)境中河流入??诘奈恢?,它都是有分布的。從全國的分布范圍來看,最北到長江口,最南到海南、廣西海域都有白海豚的分布。
據(jù)悉,廈門海域的中華白海豚主要出現(xiàn)在東西兩個海域。東海域的同安灣大嶝小嶝一帶,西海域則是鼓浪嶼、雞嶼、海滄大橋附近。廈門的五緣灣外口和西港的雞嶼、猴嶼、大嶼、火燒嶼附近海域,都是白海豚常見的區(qū)域。
說到廈門地區(qū)中華白海豚的保護情況,許靜告訴記者,中華白海豚在廈門保護的這么好,是因為有一定的民間基礎。廈門當?shù)刈怨乓詠砹鱾髦粋€說法,就是漁民都認為在出海打魚的時候看到白海豚就意味著風平浪靜,當天會有個好收成。另外一個傳說是有個漁民的女兒落水以后被鯊魚追,后來白海豚救了漁姑,把鯊魚趕出了廈門灣。其實從科學層面講,廈門灣沒有這種大型的鯊魚,它們生存在不同的海域,但是從樸素的民間感情出發(fā),漁民們就認為是白海豚守護了他們的安全。
"在廈門,中華白海豚又被稱為'鎮(zhèn)港魚'或是'媽祖魚',因為它有一個很好的民間基礎,所以在廈門不存在有民眾誤捕誤殺白海豚或將其賣到別的地方去的事情發(fā)生,這也使得我們能夠比較好地開展保護工作。"許靜說。
許靜還告訴記者,由于中華白海豚對聲音非常敏感的特性,在爆破施工前,所有廈門的工程必須采用聲墻驅趕法,即在水下制造一個聲墻將聲波連起來,形成一堵"墻"。用這個噪音墻把海豚驅離施工的范圍。做完這些工作后,施工人員再瞭望方圓一公里以內有沒有海豚的聲音。自從使用這種施工方法以來,廈門的工程再沒有出現(xiàn)過人為傷害海豚的情況。
據(jù)原廈門市漁政管理處處長,原廈門中華白海豚文昌魚自然保護區(qū)管理處調研員辛建軍介紹,在廈門灣,白海豚生存環(huán)境和人類生產活動范圍高度重疊,廈門也是全國唯一在城區(qū)可看到白海豚的城市。
辛建軍說,回想在80年代以前,廈大白城、鷺江道、東渡海域市民隨處可見白海豚這海洋精靈的身影,然而在八九十年代,隨著港口航道開發(fā)建設、航運發(fā)展、近岸養(yǎng)殖、水域污染等諸多因素,白海豚群數(shù)量急劇減少,能夠看到白海豚在海面上嬉戲的身影越來越少。在市民的積極呼吁、海洋生態(tài)專家的推動及動物保護學者的科技支持下,廈門市政府廣納民意,在1997年申報設立了廈門中華白海豚省級自然保護區(qū),且每年撥出專項資金用于開展相關保護工作。2000年初,廈門整合中華白海豚、文昌魚和白鷺三個自然保護區(qū),向國家申報珍稀海洋物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并獲得批準。
"廈門市委市政府更是加大了投入,選址在市中心火燒嶼建立中華白海豚救護繁育基地,該基地也得到了農業(yè)部世行專項資金的支持。廈門市的很多熱心企業(yè),還有廣大市民也都積極的參與,捐資獻策,成立了海豚之友志愿者隊伍等。"辛建軍說。
這些年來,廈門在保護中華白海豚方面也做了很多在全國首創(chuàng)的工作,比如:廈門出臺了全國第一部保護中華白海豚的地方性規(guī)章,制作出全國第一首保護中華白海豚的公益歌曲,在全國首先倡議成立了中華白海豚保護聯(lián)盟,率先提出水生保護動物工作進單位、進社區(qū)、進校園、進漁區(qū)、進景區(qū)并在全國推廣。
通過這些年的努力和政府的持續(xù)投入,廈門海域中華白海豚的生存環(huán)境比起90年代以前有了明顯的改善,廈門海域頻繁可見其靚麗的身影。
實習生蘇子熠對本文亦有貢獻。
編輯:高弼浡